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科协工作 >>科协之声 >>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求《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详细内容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求《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科协办函普字〔2018〕2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中国科协与农业农村部拟共同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并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

  现将《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印发你们,请于2018年11月23日前将书面意见建议反馈至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并同时提供电子版。我们将在汇总各单位反馈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联系人:李昂 刘俊

  联系电话:010-68526217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100863)

  电子邮箱:kpbjcc@163.com

  附件: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征求意见稿)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18年11月1日

  附件

  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18-2022年)

  (征求意见稿)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中国科协与农业农村部拟共同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意义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此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农业部、中国科协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和农村科普工作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的年龄知识结构、个人素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还较为突出。据统计,2018年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比例仅为4.93%,严重低于全国公民8.47%的平均水平。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短板在农村、在农民,难点是农民素质尤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引导科协和农业系统科普工作的资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务下沉,全方位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不断树立掌握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协调发展的理念和知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有力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以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增强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着力推动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着力加大科普资源的供给支撑、形成农村良好科学氛围,切实提高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科普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农村科普框架体系初步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科普活动和科普资源不断丰富,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模式和经验。

  三、工作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科普要素上优先配置,在项目资金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的科学素质短板。

  ——坚持创新提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

  ——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焦当前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工作问题,找准重点难点,增强针对性,在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

  ——坚持统筹协调。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充分协调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的力量,注重整体部署、循序渐进、分类施策、久久为功,全面加大科普资源配置,推进农民科学素质区域均衡发展。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农村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培训培育

  1.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培训。建立完善职业农民制度,支持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全国层面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科学素质培育试点工作,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重点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到2022年,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完成培养500万名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2.开展乡村科技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农技站站长、农技协联合会会长作用,以县级农学会、农技协联合会等为基层载体,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训和扶持体系。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专家及乡土人才指导、举办农村青年涉农产业致富大赛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乡村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农村学校科技辅导员培训力度,重点开展科技活动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到2022年,完成乡村科技人才培训10万人次以上,完成农村学校科技辅导员培训2万人次以上。

  3.开展小农户群体科学素质培训。小农户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仍占大多数,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通过线下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提高小农户群体的科学素质,普及绿色殡葬、科学生活、健康文明、乡村文明等知识和观念。聘请专家团队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到2022年,完成小农户群体科学素质培训10万人次以上。

  4.开展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培训。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巾帼蝶变活动、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培训班等方式,有效提升乡村家庭妇女的科学素质,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消极影响。到2022年,完成农村妇女培训20万人次以上。

  5.开展农村干部科学素质培训。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培训讲座、线上学习等手段,提高农村干部的带头致富和科学治村能力,更好发挥带头作用。到2022年,完成农村干部培训2万人次以上。

  (二)提升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水平

  1.强化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充分利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推进与广大乡村的精准对接,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加强科普中国乡村e站建设。加强乡村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传播分享优质科普内容。到2022年,完成科普中国在所有县域的落地应用。

  2.充分发挥手机“新农具”科普效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与农民培训的跨界融合, 着力建设“科普中国”手机移动端乡村传播体系,创新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利用好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民手机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利用手机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3.建设智慧农民网校平台。全面整合科普中国、云上智农等平台的优质科普资源,发挥中国科协和农业农村部的资源优势,以农业生产、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与农民切身相关的热点为主题,不断生产汇聚优质科普信息化资源,结合线下职业农民培训认证开展农民网络课堂学习。

  4.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知识竞赛、有奖竞答、原创作品征集等方式开展农民网络知识竞答活动,增加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渠道。到2022年,实现通过线上线下参与竞赛的人数累计超过2500万人次。

  (三)丰富三农科普资源

  1.编创科普惠农系列制品。依托三农科普类宣传杂志等平台,重点支持三农类优秀科普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打造通俗易懂、适合农民需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科普惠农系列出版物,创新建设农家书屋、网络书屋。以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为关键点,编印出版《乡村振兴基层干部科学素质读本》,满足基层干部对现代科技知识的需求。

  2.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专家服务。充分发挥全国学会、相关农业高校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建设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训,鼓励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对接地方科协和农业系统,为基层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技服务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3.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科技智库。探索建立中国科协乡村振兴科技智库,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动建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深入研究各地实际,形成系列乡村振兴高端研究报告。

  (四)夯实科普惠农服务基础

  1.遴选推介乡村振兴科普示范基地。通过集成统筹的方式,引导农业科普基地转型升级,遴选推介出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农业教学科研、农业观光等类型的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到2022年,遴选推介300个乡村振兴科普示范基地。

  2.推进乡村科普设施融合建设。推动将科普设施纳入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等建设中,加强农村社区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提高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巡展频率,提升乡村科普公共服务水平。到2022年,实现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和科普大篷车活动在广大乡村地区的基本覆盖。

  3.创新开展农村特色科普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普之春(冬)等各类科普活动,大力开展科普文艺进乡村,全面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绿色殡葬等知识观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塑造新时代文明乡风。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争取将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相关任务纳入本级乡村振兴有关规划。各地科协组织、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发动农口高校、农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性,为工作实施提供保障。

  (二)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科协组织、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统筹协调本部门的各项资源,召集相关部门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牵头部门责任,会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将各项任务目标落在实处。

  (三)加大经费支持

  各级科协组织、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使用好基层科普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科技教育等经费,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为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供经费保障,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中国科协和农业农村部积极沟通财政部,争取设立财政专项。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四)营造社会氛围

  注重挖掘、总结和宣传基层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宣传并激励表扬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认真总结推广经验,通过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渠道,及时宣传工作的新经验、新模式、新成效,营造浓厚氛围,努力形成崇尚科学、勤劳向上、绿色节俭、孝老爱亲的时代新风。


seo seo